近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湖南省异种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维团队在猪胰岛移植上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团队解决了从生物安全、胰岛提取制备到临床治疗等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技术,将猪胰岛移植到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并在临床研究阶段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异种移植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约占成年人群的十分之一,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亿。排除与COVID-19相关的死亡事件,估计2021年约有670万成年人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每5秒钟就有1人因糖尿病死亡,占全球全因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12.2%)以上。?

《2021 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
(图源:IDF官网)?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每一个I型糖尿病患者(T1D)和许多II型糖尿病患者(T2D)都需要服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和胰岛素泵疗法,是目前全球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
?
然而,对于一些重型I型糖尿病患者,医学界无法通过传统的注射胰岛素方法进行有效治疗。业内专家认为,人类供体胰岛移植是最有可能治疗I型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但人源性胰岛供体缺乏(不足1%)是目前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逐步成为解决该难题的重要手段。
01异种移植不断发展湘雅三院国内先驱
将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我们人类在许多年前就进行过“疯狂”探索,如1667年,英国医生Richard Lower将绵羊的血液输给人体内。但是早期的试验,由于免疫排斥反应的存在,患者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往后,医生们还尝试过羊胰腺碎片移植、黑猩猩睾丸和卵巢移植等手术,均没有达到长期良好效果。随着对异种移植研究的逐步加深,科学界最终将猪选定为最适合异种移植的供体对象。猪的器官大小与人类相近,功能结构与人体几乎完全一致,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相差仅一个氨基酸,使得猪胰岛异种移植成了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可能治愈糖尿病,且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希望所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各国曾花大力气来推动猪器官移植项目,几个全球大药厂也投入巨资希望解决猪器官的人体排斥问题。但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猪的基因组里存在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REV),这是一种在猪体内正常存在的病毒,但移植后可能会发生猪病毒感染人的风险。出于对生物安全性的考虑,世界卫生组织最终明确要求,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停止一切异种器官移植的临床试验。?王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影像医学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介入放射学及分子影像学。在胰岛细胞肝内移植、移植免疫以及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1995年,当放射介入治疗法开始应用于糖尿病治疗时,时任放射科医生的湘雅医院王维教授,开始思考能否通过介入的方法,通过异种移植来从根本上解决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丧失这一难题。当时国际上对异种胰岛移植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国际间几乎无成功的相关资料可查。?面对如何去除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这个难题,王维采用的是筛选法。为了寻找遗传稳定、安全性高、体内没有内源性逆转录病毒C的供体猪种源,王维带着学生先后跑遍青海、四川、广西等7省区偏远乡村。经过在全国提取11个猪种的多份样本进行筛查和综合评估,确定了一个无内源性逆转录病毒C序列的猪种,王维又将选定的猪种进行近交培育,最终培育了一个遗传表现稳定的PERV-C完全缺失猪种,被起名为“异种一号(xeno-1)”。?经卫生部批准,2000年至2004年,王维团队共完成了22例“猪-人”胰岛移植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试验,取得了明显疗效。结果显示:其中20例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了30%以上,属“有效”;20例中的6例减少了50%以上,达“显著疗效”;其中1人脱离胰岛素达一周,为“暂时治愈”。2011年年底,王维团队对22例患者进行了复查,没有出现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和明显并发症,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均保持了稳定。?据《中国科学报》,2005年5月,第九届国际胰腺胰岛移植协会年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王维宣读了经中国卫生部批准的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报告,证明新生猪胰岛经肝内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安全、有效。该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讨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原主席卡尔·葛罗斯教授称赞王维在异种移植领域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国际异种移植协会主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Bernhard J. Hering教授称王维为“异种移植的先驱”。
上一篇:《放射学》杂志证实艾滋病患者的非钙化冠状动
下一篇:核医学专家杨国仁教授来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